发布投稿

连锁药店靠什么才能盈利

详细介绍

连锁药店靠什么才能盈利

一、 稳定的货源是保障。

连锁药店凭借其庞大的门店网络和巨大的销售能力,可以大批量包销生产厂家的药品,并买断某一种药品的总经销,进行集中统一采购。在同制药企业进行采购谈判时,具有很大的优势,药品采购价格可以压到最低。据了解,新型的医药零售企业大都采用这种做法。一方面零售药店可以保证稳定的货源,与制药企业建立起共同的利益联盟。另一方面,零售药店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是同其他医药零售企业竞争的筹码。

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如何发挥密集的网络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在零售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在药品的流通中处于和重要的环节,制药企业依靠零售企业的网络优势和分消能力,与零售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 快捷的仓储配送是关键。

连锁药房单店月销售额一般在一二十万元左右,店里的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很慢的,每次进货的量都是很少的,品种很多,因而其对配送的要求特别高。现在连锁药房经常面临断货的威胁,一方面是现有经销商(或药厂)故意撤走货物,以维护自己药品较高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现有医药物流配送体系不能够满足连锁药店低成本销售的目标。 现有的医药流通体制一般是要经过生产企业、总代理、批发商、连锁药店等多个环节,多级的流通渠道导致流通成本增加,流通成本要占药品售价的40%左右。这就要求连锁药店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物流配送模式。

统一配送是连锁药店所采取的配送模式。总部集中采购,再对各个连锁门店进行统一配送。但是由于具有规模的连锁企业很少,门店不多,单店销售能力很弱,这样药品的周转和流通是连锁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单个门店小批量、多品种的配送要求,必然增加了流通成本。企业如何能统筹安排配送模式是关键,利用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体系,是企业利润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必须进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的连锁医药零售发展时间很短,没有成熟规范的统一模式,企业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ERP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核算,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将经营费用降低到最低点,有效降低管理费用;可有效地使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科学地淘汰旧产品,引进新产品,提高利润。

三、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在连锁药店扩张的同时,必然带来了人才的匮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很重要的。连锁药店在日常的现场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产品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其中店长作为门店的负责人,需要多方面的运营能力。在门店扩张的同时,就会引起管理人才的短缺。企业只有人才的保障,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消费者到药店买药,一般都是一些常见病,但面对品种繁多的药品来说,什么样的药更适合病人,消费者具有很少的医药专业知识,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特别是对一些新药,更需要有医师的指导,便于消费者选购。这就要求零售药房的发展方向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以前的“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的需求为中心”转变,从保障药品供应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转变 ,需要药店必须配备专业的药师进行用药指导。

四、 特色服务是取胜之道。

随着竞争的加剧,连锁药店在不断地进行区域扩张的同时,将通过对所在市场的"精耕细作"来提高营业水平和赢利能力。服务将成为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力量,适时地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

药店开展送药上门、全日售药、用药咨询、代客煎药、设有顾客等候室、书报、防病用药介绍、电话、自动测压计,由执业医师挂牌等特色服务,向百姓提供"放心"服务,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和药品质量、价格投诉电话等是大多数连锁药店采取的措施,以次赢得消费者的认同。特别是企业的核心店,在大多数城市,连锁企业的核心店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据2002年中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多数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其“核心店”在销售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个别企业甚至占销售额的80%以上。“核心店”的特点是品种全、地理位置优越、有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连锁医药零售企业通过店庆促销、会员卡等多种优惠措施来赢得销量。 连锁药店员工的增加和经营成本的增加,迫使企业的每一次降价都显得十分谨慎。如何探求新的经营模式,提高服务,开展特色化经营是取胜之道。

2001年,国内连锁药店主要以销售保健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为主进行服务。而2001年北美领先连锁药店提供的主要产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保健品、紧急救护用品、日用洗涤用品、香烟、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婴儿护理用品和方便食品;其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药品销售、特殊及昂贵药品服务、特殊病症咨询服务、家庭保健常识服务、日用保健品使用咨询、社区预防疫苗注射服务、频繁购药计划服务和一小时影印服务等。从世界药店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经营药品与健康用品的综合店,日杂品和药品混合销售的方式比较流行,可作为一种尝试。

考高分网提醒您:交易时请核实对方资质,对于过大宣传或承诺需谨慎!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

相关推荐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