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投稿

大口径钢支撑

详细介绍

        



纸上的宣仔,为您解答。

避雷针还是刺刀?这个避雷针式的钢棍其实是牵引环,它不具备任何火炮发射过程中的实际功能,只是用来方便汽车牵引机动的。

牵引式火炮有的是用炮口牵引环和牵引车辆对接。

有的是用尾部的大架上的钩子与牵引车辆对接。

二战后由苏联率先应用,当时西方国家并未出现牵引环在前的火炮,所以这也成了苏式火炮一大特色。

咱们以D-30 122mm火炮举例,牵引式D-30在制退器下面有牵引环,这个环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到炮管下方,和56式步枪的折叠军刺很像:而同样是D-30,自行火炮型号由于自身有机动能力,就不需要这个环了:实际上这种牵引方式是二战之后才出现的。

二战期间,苏联的全部火炮也都是尾部牵引的,即在炮架子上安装牵引环。

比如这个M-30:M-30大架上的牵引环大炮上“刺刀”,并非什么火炮都能办到在炮口制退器安装牵引环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火炮的设计都能做到,那就是身管放到最低射界到角度时,高度要足够低,这样牵引车才能和牵引环对接上。

否则就不能用头部牵引。

二战后到D-20 152mm榴弹炮就无法使用头部牵引到方式,依然是炮架上安装牵引环。

因为D-20火炮即便放到最低射界,高度也显得过高,根牵引车对接不上:D-20火炮这主要是炮架设计的问题。

D-30 122mm火炮之所以放平后炮管低,是因为D-30采用了三足式大架,可以完全放平,此时轮子是悬空的;少了轮子的高度,自然炮管可以放得很低,于是就可以使用这种头部牵引的方式了。

这种三足式大架其实二战就有了,但主要用在反坦克炮上。

D-30借鉴这种炮架设计实属天才之作。

凭这种炮架设计和牵引设计,D-30可以说是牵引式火炮中的一代经典,毫无争议。

D-30火炮调整到最低射界的时候,高度已经非常低了,恰好可以和牵引车对接三足式炮架最早用在战防炮上,图为英国QF2 2磅战防炮二战后,从苏制D-30 122mm火炮开始,出现了头部安装的牵引环。

这种牵引方式的一个好处就是反应速度够快。

火炮炮口始终朝前,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很快就完成部署,不需要调转火炮,也不需要车辆掉头,相当于缩短了准备时间。

所以这种牵引方式深深影响了下一代牵引火炮的研发。

BAE系统研制的M777超轻榴弹炮、我国的AH4超轻榴弹炮和新加坡的155mm超轻榴弹炮也都采用了这种这种苏式的牵引方式,已经成为了牵引式火炮的标准配置。

当然了,这三种火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使用了像螃蟹爪一样的H形大架,有利于让炮口高度放低。

AH-4超轻榴弹炮,制退器可以安装牵引环M777,也出现了炮口的牵引环新加坡自行研制的柏伽索斯轻型155毫米榴弹炮

这根钢棍是用来牵引火炮的牵引杆,它与牵引车上的牵引栓对接后,便可以把火炮固定在牵引车上,这样牵引车就可以拉着火炮进行机动。

虽然这根钢棍很不起眼,但它却很实用,一般在中型火炮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

牵引栓可以随时拆卸,简单而又实用。

(火炮炮口的牵引杆)牵引栓的发明是为了加快火炮的部署速度,方便火炮机动部署。

它最早由苏联人首创,后来被各国广泛借鉴,纷纷用在了自己的火炮上。

牵引式火炮具有结构简单、造价、易于操作和维修、可靠性好、机动部署灵活等特点,自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了各国军队的重要武器装备。

早期的牵引式火炮主要采用车辆牵引火炮尾部的方式进行机动,也就是用车拉着火炮的“屁股”到处跑。

不过这样的方式带来了诸多不便,每次部署时车辆都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将火炮放下,加之后拉式牵引杆的长度比较长,这也对场地有比较高的要求。

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火炮的快速部署,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早期牵引火炮都是采用牵引火炮尾部的方式)于是,苏联人想了个好办法,那就是用车辆拉炮管,这样既可以节省空间,也省去了车辆调整安放位置的过程,简化了火炮的牵引和部署流程,进而极大地提高了火炮的部署效率。

后来这个实用的小技巧被很多国家所采纳,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在火炮上看到这个形似避雷针的钢棍。

不过由于火炮炮口最小角度和底盘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火炮都可以安装牵引杆,这种方法大多用于中型或者轻型火炮上。

(采用前置牵引的火炮)(前置牵引到达目的后可以立刻进行部署)(美国的M777超轻榴弹炮也采用了这个设计)

考高分网提醒您:交易时请核实对方资质,对于过大宣传或承诺需谨慎!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