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相关设计规范,从结构设计计算,构造措施、设计注意事项等多方面阐述了建筑模板支撑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正确选取重要的结构计算参数
结构设计计算时, 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 正确选择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软件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
1.1 结构的抗震等级
工程设计中, 各类房屋建筑首先应当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模板支撑确定建筑类别。对于丙类建筑,其地震作用均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对于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01)3.1.3条第2款规定: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但是抗震措施建筑模板支撑。根据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横梁上部建筑模板支撑筋应全部伸入柱内,且伸过横梁下边;柱内一部分建筑模板支撑筋伸到顶端,另一部分建筑模板支撑筋伸到横梁内,其根数依据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根。设计人员在图中经常容易将边柱柱角的建筑模板支撑筋弯入梁内,对这类问题,缺乏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易立即发现,而要等施工时才会察觉。问题的症结在于柱宽大于梁宽,柱角的纵筋要完全伸人梁内是办不到的,对这种差错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3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3.1 强柱弱梁节点设计
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展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 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 层侧移机构”,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
3.2 强剪弱弯建筑模板支撑设计
为了提高抗震墙的变形能力,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对于一道截面较长的抗震墙,应该利用洞口设置弱连梁,使墙体分为小开口墙、多肢墙或单肢墙,并使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小于2 。所谓弱连梁,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各层连梁的总约束弯矩不大于该墙段总地震弯矩的20%;连梁不能太强,以免水平地震作用下某个墙肢出现全截面受拉,这是比较危险的。
4 总结
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是日益增多,而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需要在遵循各种规范的前提下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以上就是建筑模板支撑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阐述相关介绍,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欢迎登陆云建网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