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不点铰的问题一直是新手做设计时最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当梁与墙平面外垂直相交时需要点铰,除此之外在主次梁相交处,有人说需要点铰,有人说不需要。
这篇文章打算谈谈我对两个问题的看法,一是什么情况下需要点铰,二是为什么点铰就能解决问题,原理何在?先说说点铰的原理。点完铰之后,对于程序而言就是释放了该处的弯矩,只剩下三个平动自由度方向的力了。或者换句话说,不传递弯矩,只传力。这样程序在计算之后,得到的该处的配筋面积就会变小。而我们严格按照这个计算结果去配筋的话,就会把该处的淄博梅州钢支撑价格-服务周到 支撑系统租赁筋配的很少。这样设计出来的结构在该处的配筋就会很小,当地震来临时,如果地震水平力在该处产生了比较大的弯矩,结构就会因配筋较少而无法承担该弯矩,从而很快屈服,出现塑性铰。而塑性铰跟我们理论上的铰接就比较类似了,只传力,不传弯矩。这样就实现了我们最初的点铰的设想。比如,一根框架梁垂直交于淄博梅州钢支撑价格-服务周到 支撑系统租赁平面外。由于淄博梅州钢支撑价格-服务周到 支撑系统租赁平面外抗弯刚度非常弱,如果在相交处做成刚接的话,地震来临时,框架梁传来的巨大平面外弯矩会把淄博梅州钢支撑价格-服务周到 支撑系统租赁拉坏,危害整个结构的安全。所以我们要在该处点铰。通过点铰来保证后续设计能够满足该处出现塑性铰,从而不危害淄博梅州钢支撑价格-服务周到 支撑系统租赁的安全。也就是说点铰实际上就是一种概念设计思路,通过点铰来实现在结构的不同部位按照设计预想来出现塑性铰,从而保证结构安全。而点铰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个设计思想,本质上是因为淄博梅州钢支撑价格-服务周到 支撑系统租赁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淄博梅州钢支撑价格-服务周到 支撑系统租赁筋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配筋的多少来控制其刚度,控制其极限承载力,控制其屈服的先后顺序